夏天是宝宝最吵闹的季节,也是蚊子最活跃的季节。上蹿下跳的宝宝遇到了要“大杀四方”的蚊子,悲剧发生了——宝宝原本娇嫩的皮肤上出现了一个个大大的“红包”;晚上刚把宝宝哄睡着,蚊子又在耳边嗡嗡叫;越挠越痒,越挠越多,止不住的鲜血淋漓。……更可怕的是,宝宝被蚊子叮咬后,不仅身上发痒,还可能带来很多疾病。今天蚊虫之家的这篇文章就来谈谈如何做好夏天驱蚊,让你和你的宝宝可以安心度过夏天!
蚊子
蚊子在夏天最常见。除了瘙痒,蚊子还容易传播疾病,如登革热、疟疾、日本脑炎和丝虫病。
一般来说,潮湿、不流动的地方更容易滋生蚊子。家长要做好这个地方的清洁工作,从源头上避免蚊虫滋生和蚊虫叮咬。
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,尽量不要给宝宝涂大量的驱蚊水和清凉油。
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,这些驱蚊产品中含有酒精、樟脑、薄荷等成分,会使娇嫩的皮肤受到更大的刺激,容易出现各种炎症。
正确的做法也很简单,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1.清洗被咬部位:用肥皂或碱性溶液清洗“蚊袋”。
2.及时止痒:可用冷敷止痒。
3.避免抓挠: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过度抓挠,否则容易造成破皮感染。
4.做好清洁工作:蚊子更喜欢出汗多的宝宝,所以家长一定要每天给宝宝洗澡。
5.涂抹药膏:如果只是轻微的瘙痒和红肿,那么可以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或苯海拉明软膏;
如果皮肤划伤严重,可以涂布地奈德和优卓止痒,再用一些抗生素消炎。
隐翅虫
记得有新闻报道说伊娃在公园玩耍时被“隐翅虫”咬伤后毁容,要小心!
很多人不知道隐翅虫长什么样。马晨在网上搜了几张图片,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:
形似蚂蚁,体长0.5~1.0cm,体红黑相间。因为它似乎没有翅膀,所以被称为“隐翅虫”。
这种昆虫有很强的趋光性,喜欢晚上开着灯睡觉的家庭要注意了。一定要关好门窗!
此外,隐翅虫还喜欢待在草地、沟渠、垃圾桶等地方。平时只要注意卫生就不会遇到~
但是,如果遇到这种隐翅虫,一定要小心:不要拍死它!不要拍死它!不要拍死它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
这种昆虫不咬人,但是如果有危险,那一定是因为隐翅虫不咬人!!!
只要你不扇它,它体内的酸性毒液就不会溢出来腐蚀皮肤。
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或抖掉隐翅虫;
如果不小心接触到毒隐翅虫的毒液,第一时间用大量肥皂水或苏打水中和毒液,然后送医院治疗。
蜱虫
家里养猫狗的人要注意了。蜱虫喜欢在上面生活。他们吃肉,吸血。
而且还寄生了人和野生动物,可以说是相当的讨厌!
睁开眼睛,仔细看!扁虱看起来像这样:
扁平的身体,蜘蛛的远亲,有几对脚。不吸血的时候,干的跟黄豆一样;饱餐一顿后,饱腹感可达指甲盖大小。
那么蜱虫是如何伤害婴儿的呢?
首先,当宝宝出去玩或者在一些不干净的环境中,蜱虫会盯着宝宝看;然后通过唾液腺分泌一些水泥,把自己附着在宝宝身上;
蜱虫用喷嘴状的嘴刺入皮肤,吸血食肉,分泌麻醉物质,使人不易察觉。孩子白嫩的皮肤就这样被俘获了!
更何况,蜱虫的口器深深地嵌在皮肤里,很难清除。即使你把蜱刷走,它身体的一部分也会留在皮肤里,引起感染。
所以,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小心地垂直拔出扁虱,不要旋转、扭动或这个扁虱;
如果你真的担心,你最好去看医生。
此外,还可以用棉花或浸过肥皂水的湿巾盖住蜱虫。30秒后,蜱虫会自动从皮肤里钻出来!
由于蜱虫会传播很多疾病,蚊虫之家建议,在拔掉蜱虫后,应该迅速清洗被咬的部位,并适当涂抹一些药物,避免伤口发炎化脓。
而且,最好把去掉的蜱虫封起来。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交给医生,让医生从蜱虫身上找病原体~
这3种蚊虫是夏季常见的疾病传染源,家长一定要注意防护。当然,如果你遇到其他你不认识的蚊子,也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!早上妈妈教你怎么处理这些烦人的小事。夏天是纵情玩乐的一天。不要让蚊子破坏了孩子和家人的好心情!